一、鼻中隔軟骨移植術概述
鼻中隔軟骨在鼻部整形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鼻中隔軟骨位於鼻樑正中間,在左右鼻腔之間起分隔作用,是不規則四邊形的薄軟骨板,後接骨性鼻中隔,頭側端與部分鼻骨相連,尾端與前鼻棘相接。它是透明軟骨,質地較硬。在鼻尖圓鈍螯形術中,會取1整塊自體鼻中隔軟骨片,移植於鼻中隔軟骨前端,作為鼻中隔延伸支架,將兩側鼻翼軟骨收攏縫合固定於支架上,同時,剪除部分外側腳近端軟骨,修剪鼻尖過多的軟組織,以突出鼻尖輪廓。從臨床實踐來看,126例中有118例(94%)術後隨訪1年效果滿意,不過也存在8例因鼻尖皮膚過厚而效果未達患者滿意程度的情況。
亞洲人普遍鼻中隔發育情況較差,這就導致鼻中隔軟骨可取用的量很小,並且如果醫生技術不到位,在取用鼻中隔軟骨時可能會有穿孔等風險。
二、與其他軟骨在鼻整形中的比較
- 耳軟骨
- 耳軟骨質地較軟且有天然的弧度,適合作為“蓋板移植物”放在鼻尖部位,能讓鼻尖看起來更翹、更圓潤、更自然。與通常形狀較固定的L型鼻假體材料不同,耳軟骨可以塑造出漂亮的鼻尖,避免鼻頭變形、穿孔等問題。而且取用耳窩內的耳軟骨來隆高鼻頭時,耳窩內的耳軟骨會再生,外觀不會改變,傷口可隱藏在耳後不容易被發現,其薄度恰好適合置放在鼻頭。
- 肋軟骨
- 肋軟骨有大量的來源,質地可靠,取材方法安全。對於各種先天鼻畸形、外傷或手術造成的後天鼻畸形等難度較大的情況是很好的選擇。其吸收率低、不會頂透皮膚、不具有血管、容易成活,可以隨意雕刻出理想的形狀,使用範圍廣泛。2004年在美國被報道後,經過大量臨床病例證實,它是目前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由於是自體組織,不存在異體排斥反應,鼻部形態更自然逼真,既能塑造高挺的鼻樑,還能打造穩固的鼻尖,還可以延長鼻子,支撐鼻小柱,對於隆鼻修復及複雜鼻整形的患者尤其適用。
三、鼻中隔偏曲相關知識
鼻中隔偏曲是臨床最常見的鼻科疾病之一,是指鼻中隔偏離中線明顯向一側或雙側偏曲,或局部形成骨嵴,引起鼻腔功能障礙併產生症狀。其形成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後天形成的。對於沒有臨床症狀的單純形態學的鼻中隔偏曲,稱之為生理性鼻中隔偏曲,不需要臨床干預。主要症狀包括持續性鼻塞,一側偏曲呈“C”形為單側鼻塞,兩側偏曲呈“S”形為雙側鼻塞,鼻塞嚴重者可伴有嗅覺減退。在進行耳鼻喉體檢時,患者常常會對鼻中隔偏曲提出很多疑問,例如是否需要做手術,挖鼻子、捏鼻骨是否會導致鼻中隔偏曲等。
四、臺灣鼻中隔軟骨遊離移植術門診安排
關於臺灣鼻中隔軟骨遊離移植術門診安排,目前並沒有太多直接信息。不過我們可以推測,在門診安排時,首先會對患者進行初步的鼻部檢查,評估鼻中隔軟骨的狀態以及患者是否適合進行鼻中隔軟骨遊離移植術。對於有需求的患者,可能會安排專門的醫生進行會診。在預約掛號方面,可能會有專門的網上預約平臺,就像鼻中隔軟骨隆鼻掛號網上預約平臺一樣。在門診流程中,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鼻部疾病史、過敏史等,同時也會告知患者手術的相關風險,如鼻中隔軟骨取用可能存在的穿孔風險等。由於亞洲人鼻中隔軟骨發育情況的特點,醫生在評估手術可行性時會更加謹慎。並且,考慮到鼻中隔軟骨遊離移植術的複雜性,門診可能會安排後續的複查和跟蹤服務,以確保手術效果和患者的恢復情況。